供不应求的六氟化硫再生气体
1、每一项新技术的诞生和应用,都伴随着无数次的创新尝试和艰苦的反复实践,何况建立如此大规模的气体回收再利用系统,在这一过程中,广东电科院承载了太多新的起点和挑战。“循环再利用的难点主要集中在气体净化这个环节。”去年刚刚退休的广东电科院环保所高级工程师姚唯建说,回收时,六氟化硫气体难免混入空气,通常会通过冷却将六氟化硫液化,从而排掉空气,同时还要保证用于冷却的物质不会掺杂到气体中。经过反复试验,研究人员设计了水洗碱洗、分子筛吸附、精馏分离、固化分离等一系列净化工艺,并与设备厂家共同研发出专业的气体净化设备,从而使再生气体的纯度达到99.99%以上。
2、另外,六氟化硫气体的密度较大,每个装满气体的钢瓶都重达100多公斤,“站立”摆放的钢瓶在搬运过程中很容易倾倒,造成气体泄漏。为此,研究人员专门为钢瓶量身订做了存储架,让一个个钢瓶可以稳稳地“躺”在架子上。除了回收,再生气体的再利用也困难重重,就如同净化处理干净的一桶地沟水,敢喝的人还是不多。
3、“一开始不接受是可以理解的。”姚唯建说,“原本是废气,处理后告诉人家又可以用了,谁都不敢轻易相信。如果造成设备故障导致停电,谁都担不起这个责任。”2006年,在广东电网公司的支持下,再生气体首先被用到了清远某110千伏变电站的设备上,经过三年的跟踪监测,设备运行正常,再生气体才逐渐被接受。如今,从110千伏到500千伏,再生气体已经运用到广东电网公司300余座不同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中,由于是免费供应,常常是供不应求。
据统计,截至今年6月30日,该中心已累计从广东原21个地市供电局回收六氟化硫气体50.32吨,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20万吨,净化再生气体回用至设备49.512吨,节约新气购置费约693万元。